透析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与管理
发布时间:2024-12-19 点击次数:次 作者:artindeep深海组
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。以下是对会议展览中心经营与管理的详细透析:
一、经营管理模式
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官营:政府投资、政府发展、政府经营,或由政府的有关单位去经营。这种模式下,会展中心的建设和运营通常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和支持,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。例如,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就属于官营模式。
商营:民营,没有政府的参与,纯粹是用商业手法去经营,私人投资买地建馆。然而,由于展览馆通常不是一项能迅速盈利的生意,因此纯粹商业经营的展馆相对较少。
官商合营:场地和展馆的产权属于政府所有,而管理由商业性专业管理公司负责,完全用商业的手法去经营。这种模式下,政府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,而专业管理公司则负责会展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管理。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就采用了这种经营模式。
二、经营管理特点
导向差异:展览会是市场导向,有了展览的市场才有展览馆的建设和运营。会议则是设施条件导向,举办会议需要考察城市的会议展览中心设施、住房条件、租金水平、通讯设备等。
重复性:展览会的重复性强,许多展览会每一年都举办一次,一些大型展览会则可能两年甚至四年举办一次。会议的重复性较小,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通常每年在不同的洲、国家和城市举办。
场地要求:展览会要求场地面积较大,使用时间也较长。会议则对场地要求较为分散,时间相对较短。
服务范围:展览会的一些服务如展台搭建、运输等由展览承办商负责,展览区只提供基础设施。会议则依赖场馆提供全面服务,包括音响、通讯、信息系统、场地布置等。此外,会议的餐饮服务要求也更为全面。
参与人数:展览会参与人数较多,通常有上万人。会议人数则相对较少,上千人的会议就可视为大规模会议。
三、经营管理策略
设施与地点选择:优良的会展中心应具备设施良好、地点适中、交通便利等条件。周边应有环境配合,避免建在住宅区或工业区。
资源配置:会展中心的使用率如果达到30%即为正常,40%则为高,50%以上则非常高。
展览活动具有阶段性,不同时期活动数量差别很大,因此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人力、物力资源的匹配。
定价策略:场馆收费可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和标准,如统一定价、根据周期性或旺淡季不同定价、以及根据不同的项目和活动性质定价。
客户关系管理:会展中心要谨慎处理租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,避免失去客户的信任。处理好本展馆作为办展单位与本展馆客户之间的竞争关系。
多元化经营:主营业务为“会”和“展”,同时形成“一业为主,多种经营”的格局,以分担经营风险并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。多元化经营可包括自主办会、会务服务等。
紧急事故应变:保持紧急事故应变系统的正常运作,如消防系统、播音设备等。
专业人才培养:展览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经营管理,但目前大学教育没有专项课程来培养后备人才。展览馆可通过协会等途径来培训专业管理人才。
四、发展趋势与挑战
技术融合:顺应数字技术与媒体传播发展大趋势,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提升会展中心的宣传效果和运营效率。
市场竞争加剧: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会展中心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以吸引客户。
客户需求变化: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,会展中心需要提供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服务方案。
综上所述,会议展览中心的经营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和环节。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营模式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、处理好客户关系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,可以提升会展中心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。同时,也需要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,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。